长江日报讯(记者陶常宁 通讯员周玉琴 刘畅)感应开门、自动计重、远程预警、数据分析……近日,武汉一批小区及单位探索试运行“互联网+智能垃圾分类”模式。10月20日,长江日报记者前往一探究竟。
10月20日上午9时,在汉阳区龙阳1号小区,居民冯女士拎着一袋垃圾走到智能分类垃圾箱前扫码,仓门开了。于是,她把垃圾投入分类箱。“这个袋子里装的都是废卫生纸、宠物毛之类,属于其他垃圾,被我扔进了相应垃圾箱。”冯女士说,她一直非常关注垃圾分类。小区引入智能分类垃圾箱,她觉得使用很方便,而且注册后可以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。
汉阳区生活垃圾分类专班工作人员曾鹏介绍,龙阳1号小区目前是垃圾分类智慧化治理示范创建小区。该小区有居民约3200多户,目前已有2376户注册垃圾分类智能小程序。该小区共配置13套智能分类垃圾箱,居民通过扫码、刷卡、人脸识别可以“免接触”投放垃圾。为了方便老年居民以及临时忘记带手机或卡的居民,还设置了红外感应系统。居民只需对着感应器挥一挥手,垃圾箱就被打开了。
曾鹏介绍,每台智能分类垃圾箱内装有感应器,有远程满溢提醒功能。当垃圾箱容量到达75%至80%ku平台官网入口,平台会预警ku平台官网入口,发送短信到管理人员手机,提醒更换垃圾箱。“系统自动称重,可以记录居民的垃圾投放时间和重量,帮助居民精准投放。同时,通过数据分析垃圾种类比重,帮助后续管理。垃圾箱内还安装了喷淋消杀系统,自动定时消毒。”
在小区环保便民点,记者还看到一个垃圾分类科普馆。小区居民可以在此参观学习垃圾分类,一些用积木搭建的垃圾分类设备玩具尤其受小朋友欢迎。这里有一台绿色机器,居民扫码可免费领取可降解环保垃圾袋,每人每天可领取两次,一次领取1个袋子。
随后,记者跟随汉阳区生活垃圾分类专班工作人员前往龙阳南苑小区。该小区有一套可升降的智能垃圾箱,除了具备扫码、计重、感应等功能,还可以自动升降,减少地面占用空间,更加美观。
感应开门、自动计重、远程预警、数据分析……近日,武汉一批小区及单位探索试运行“互联网+智能垃圾分类”模式。10月20日,长江日报记者前往一探究竟。